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务 >> 地质环境 >> 地质环境管理

达州地质环境公报(2012年度)

信息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13-03-05    访问:

【地质灾害防治】
  2012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96起,其中滑坡79起,崩塌14起,地面沉降3起,导致房屋垮塌323间,危房568间,受灾人数3717人,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02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256万元。
  地质灾害发生特点主要有:一是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大。我市地质条件和地理条件十分复杂,“ V”字形冲沟发育,风化、剥蚀形成的陡坡陡坎发育,致使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二是受气候影响较为明显。2012年主汛期,达州区域性降雨天气过程出现了8次,地质灾害数量较大,损毁严重;三是灾害发生时间集中。今年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发生时间集中在7、8月,两月共发生地质灾害85起,占全年地质灾害发生量的88%;四是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呈逐年增多趋势。
  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组织汛前检查、汛期巡查、排查;二是完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三是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抓好操作层面防灾工作;五是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及突发地灾应急演练;六是积极采取主动避让,临灾避险措施,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1800户,建设避险场所43处;七是着力做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实施应急排危除险项目69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8处。
【地下水环境】
  暂未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
【矿山地质环境】
  共征收地质环境保证金7900余万元。万源市长虹红旗煤矿区、同兴煤矿区、红欣煤矿区、夏家沟煤矿区、万新煤矿区、渠县大峡煤田、大竹县团坝煤矿、通川区陈家沟煤矿等8个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通川区石门井田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达县桐子湾井田、金刚井田、草兴乡铁山南井田、大竹县乌木乡芭蕉弯煤矿、清河乡二马门煤矿、团坝镇曾家沟煤矿巫家河工区等6个项目已下达治理任务。积极向上申报了13个矿区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以下5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二是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和矿山环境保护保证金缴纳制度,提高矿山准入门槛;三是着力整顿矿业秩序,清理环境和资源破坏严重的小矿山和不具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能力的矿山;四是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实时掌握矿山环境动态;五是启动“矿山复绿”行动。
【地质遗迹】
  达县千口岭地质遗迹省级地质公园编制完成了《四川达县千口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时向省厅申报了该项目并开展了相关工作。渠县老龙洞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完成了土溪口水库建设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和省、部评审和批复;对第二期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进行了初验,完成了第三期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并进行了初验;完成了地质公园八台山园区、百里峡园区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通过了省厅对地质公园的初验;博物馆布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地热与矿泉水】
  对达州市岩峰矿泉水厂、达县仙女山和开江飞云温泉等进行了年审。
  达州引用矿泉水行业竞争不规范,管理措施不力且不到位。
【古生物化石保护】
  加强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的宣传,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通知》,该项工作起步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