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市国土群组发〔2014〕12号
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分局党委、经开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党组织:
2月7日,焦伟侠书记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现编辑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委员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市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 焦伟侠
(2014年2月7日)
同志们: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今天的会议,标志着我市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全面铺开。省委第十四督导组阳金和组长一行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结合达州实际,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去年6月以来,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阐述了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风险与挑战,深刻论述了新形势下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我们开展活动提供了重要遵循。省委东明书记结合四川实际,对开展好活动讲了重要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并充分借鉴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用以指导全市的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和形成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核心的党的群众路线,并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丰功伟绩,才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当前,达州正处在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口,我们要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然会面对改革进程中的“坎坷”,利益调整中的“荆棘”,还有社会转型的“痛楚”。越是发展的重要时期,越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事业兴衰。总体而言,全市干部作风是好的,应该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东明书记指出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各行各业存在的“四风”问题,在我们达州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方面还很严重。在形式主义上突出表现为:知行不一、贪图虚名。有的抓工作习惯于“开大会、讲套话、发空文”三步曲;有的做戏做秀就是不做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高兴;有的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小圈子、家乡人,小山头、自己人,小宗派、排斥人;有的造谣生事,跟风传谣,阳奉阴违;有的下基层调研总是围着好路转、隔着车窗看,脚不沾泥土、身不沾灰尘。在官僚主义上突出表现为:脱离群众、官气十足。有的对群众感情淡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做群众工作“一哄二吼三推四拖”,严重伤害群众感情;有的凡事人云亦云,不求甚解,依葫芦画瓢,削足适履;有的高高在上、疏远群众,前呼后拥讲排场,指手画脚打官腔,不求实际表空态。在享乐主义上突出表现为:不思进取、休闲享受。有的只摆老资格、说长论短,不讲作了什么、贡献什么,一味抱怨组织、抱怨他人,只讲待遇不讲绩效。有的精神不振、不在状态、得过且过,“四无班子”、“四无干部”依然存在;有的工作怕苦怕累、岗位挑肥拣瘦,更有个别干部上班到办公室就上网、聊天、打游戏,下班就喝酒、唱歌、打麻将,懒懒散散、浑浑噩噩。在奢靡之风上突出表现为:遵纪不严、约束不力。有的执行规定打折扣、搞变通、想歪招,转移场所吃喝,公务接待超标;有的喜欢赶时髦、搞攀比,非名牌不用,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这些问题,都有悖于党的群众路线。有些虽是个别现象,但有些却普遍存在,我们虽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但是仍屡禁不止、一犯再犯,在这方面的反面典型,影响极坏,令人痛心、发人深省。市委对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问题,态度鲜明、决心坚定,就是要以整风的精神,动真格、出实招,坚决革除作风之弊、坚决扫除行为之垢,用活动的实效把全市690万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汇聚起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强大合力。
二、落实总体要求、贯彻整风精神,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积极投身全市教育实践活动
这次全市教育实践活动涉及9300余个基层党组织、25.8万名党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与群众联系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实、更细、更具体,群众期望值也更高,任务更加艰巨。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 努力达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改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五个进一步”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四个必须四个做到”:
(一)必须扭住查摆问题、找准差距这个前提,做到常照镜子、自我净化。解决问题,首先是要发现问题;看不到、抓不住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活动中,必须边学边查发现差距,通过“照镜子”,使自己从沾沾自喜中警醒过来,从而实现思想认识上的自我净化。一要找准“镜子”。拿什么当“镜子”,说到底就是标准问题,只有选准了“镜子”,才能照出标准照。要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诟、立为民之志。二要敢照“镜子”。有人认为:“丑”就不要照镜子。但仔细想一想,如果因为自己的不足不敢“照镜子”,那么缺点只会越来越多、错误就会愈来愈严重。活动中,大家一定要放下私心杂念、消除担心顾虑,敢于抛开面子、勇于揭短亮丑。三要会照“镜子”。“照镜子”的出发点不同,照出来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如果乔装打扮、涂脂抹粉后再往“镜子”前站,就只会看到自己的优点,搞成“表扬与自我表扬”。活动中,大家必须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真正照出差距,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
(二)必须扭住严明纪律、端正行为这个根本,做到勤正衣冠、自我完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衣冠”主要是严明纪律、端正行为,在“照镜子”的基础上,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一要衣正体端。戴正帽子,就是要做到不忘宗旨、不失信仰、不偏方向,端正理想信念;穿正衣服,就是要做到嘴不馋、手不伸、腿不懒,端正行为举止,始终保持良好形象。二要立言立行。“正衣冠”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虚心听取群众评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思想上有新突破、行为上有新举措、形象上有新提升。三要一日三省。就是要做到常问常想常看:经常问一问自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经常想一想自己“该干什么、干了什么、还差什么”,经常看一看身边正面典型的优点在哪里、反面典型的教训有哪些,真正把严明纪律、端正行为作为一种常态、作为一种自觉。
(三)必须扭住深度剖析、找准症结这个重点,做到经常洗澡、自我革新。“洗洗澡”重在剖析问题根源,实质是以整风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一要勇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一些党员干部自我批评怕暴露问题,怕丢面子,批评他人更是三缄其口。活动中,我们必须摒弃这种“只栽花,不栽刺”的庸俗哲学,要敢于动真碰硬,不绕弯子、不兜圈子,不能像夏天冲凉水、冬天泡温泉那样舒舒服服“洗澡”,一定要多出汗水、擦净污垢。二要认真运用“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坚持党内人人平等,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历史地、客观地讲问题,出于公心、与人为善,不马虎敷衍、不文过饰非、不发泄私愤、不搞无原则的纷争,真正达到新的团结和共同进步的目的。三要始终坚持“民主开放”这个原则。不管是专题民主生活会还是组织生活会,会前都要开放纳谏,访民情、聚民智;会中都要开放互动,明方向、转作风;会后都要开放整改,抓落实、解民忧。
(四)必须扭住防微杜渐、标本兼治这个关键,做到治病救人、自我提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最终是为了“治治病”。“治治病”,就是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要克服讳疾忌医。思想和作风上“无病”也需经常进行“体检”、开展“预防”,“有病”就必须正确面对、早找医生,将错误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千万不能由“疾在腠理”发展至“病入膏肓”,最终无可救药,后悔莫及。二要坚持对症下药。既不能搞小病不治、放松要求,也不能搞大病小治、避重就轻。针对那些“文风病”、 “享乐病”,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及时批评、及时纠正;针对那些“特权病”、“腐败病”,要有“宁断一指也不伤九指”的勇气和智慧,下猛药、动大手术,坚决严肃处理。三要切实巩固疗效。病治得好不好,关键看疗效。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症暂时消失了,过后还会复发。必须认真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找准规律、长期坚持,力求做到标本兼治、彻底根治。
三、明确任务重点、把握活动关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推进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不分阶段、不搞转段。活动要以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突出抓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活动,注重抓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基层组织,梯次展开、压茬进行,坚持做到“五个贯穿始终”,努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搞好学习教育是前提、是基础,必须贯穿到各个环节。要突出学习重点,抓好理想信念、群众观点、宗旨意识、党性党风党纪、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大”教育。要讲求方式方法,采取学习原著、集中研讨、专题交流,观看专题片、案例教育、典型宣讲、送学上门等方式组织学习,丰富学习载体,处理好工学矛盾。要注重实际效果,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什么”的问题,使践行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自觉。
(二)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转变干部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一开始就树立“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决心、严格的要求,着力解决党性意识不强的问题、“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把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抓,大问题和小问题都不放过,有一件改一件,改一件成一件。
(三)坚持把正风肃纪贯穿始终。能不能以整风精神动真碰硬,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要注重严格要求。坚持“准、狠、韧”,坚决防止“松”的情绪、“软”的现象、“拖”的问题。对违纪违规特别是顶风作案的,必须严肃查处、及时曝光;对“四无班子”、“四无干部”必须大力整治、立即调整。要开展专项治理。充分运用全市行政执法队伍作风整顿经验,不折不扣地落实专项整治任务,对全市列出的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三公”经费支出过大及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7大项35个重点问题进行逐个整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确定专项整治重点,确保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真正满意。要加大整改力度。对整改不主动的决不迁就姑息,对整改不到位的决不轻易过关,对整改不彻底的决不视而不见,真正体现治病救人的作用力和惩前毖后的震慑力。
(四)坚持把“走基层”贯穿始终。以“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为统揽,使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过程。要在“走基层”活动中察民情、听民意,扎实抓好“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双向互动网络平台”作用,推动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在“走基层”活动中抓整改、转作风,广泛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科技、送服务等活动,突出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引导干部群众依法依规行事。要在“走基层”活动中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升级活动,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整体素质,不断加强基层便民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方议事”。
(五)坚持把群众参与贯穿始终。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真正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特别是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重视群众来信、来访等送上门来的意见,注意用好纪检、组织、巡视、审计等工作渠道反映的有关情况。要认真对待群众意见,对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要组织力量抓紧解决;对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决的,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将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群众知道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作风、新变化、新气象。
四、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工作方法,以务实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确保全市活动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活动中,必须始终做到“五个强化五个突出”:
(一)强化组织保障,突出领导带头。各级党委(党组)是活动的责任主体,务必把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立即成立组织机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形成整体合力。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要建立联系点,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整体推动面上活动开展。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坚持“六个带头”:带头参与学习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开展谈心谈话、做好对照检查、抓好整改落实、加强联系指导,敢于喊响“向我看齐”,树好标杆、做好表率。
(二)强化舆论宣传,突出典型引路。这次活动全市党员关心、社会各界关注、广大群众期盼,发挥典型作用、强化舆论宣传至关重要。要积极宣传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经验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上来。要创新舆论引导方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宣传格局。要注重典型宣传,既宣传正面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又注意曝光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为搞好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工作督导,突出分类指导。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督查指导非常关键。要强化责任意识,把从严要求贯穿督导全过程,抓好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活动有序有效推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指导各地各部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创新载体,挖掘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培育和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要指导分类实施,按照全市“1+7”工作方案,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不同类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活动的具体指导,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着力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强化刚性约束,突出建章立制。作风问题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用制度约束干部、规范行为。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既要认真梳理现有制度,对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要坚持下去;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注意总结、学习推广各地在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把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与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让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五)强化统筹兼顾,突出抓好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防止“两张皮”、“空对空”。要与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今年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结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统揽各项工作,加快建设25个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实施“三大总体战略工程”,奋力推进 “三步跨越”。要与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从一开始就抓住“四风”问题,促进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与完成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结合,使活动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为中心工作服务,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检验活动成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同志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为达州率先实现次级突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