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计划的目的、意义和依据
(一)制定计划目的
1、政府实施主动供地,加强对国有建年度总量、结构、时序和布局控制。通过有计划地土地供应,主动参与社会宏观调控。
2、落实供给引导需求,统筹市本级年度建设用地投放市场的方向、时机和空间布局。通过有计划地土地供应,对土地利用实施有效调节。
3、实现土地市场信息公布,引导投资者充分了解市场,便于进行理性决策。通过计划地土地供应,科学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二) 制定计划意义
1、统筹兼顾各行业用地需求,更好地统领年度土地利用全局。
2. 实施土地供应有保有压,切实安排好保障性住房用地、民生工程用地和国家扶持的重点项目用地。
(三) 制定计划依据
1、达州市“十二五”发展纲要;
2、达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达州市西外马房坝—金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市住保办关于分解2012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为有效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安排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参与对本辖区201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模、时序、结构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合理性,实现土地市场公开,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
2、坚持有保有压土地供应,优先满足民生工程用地的原则。
3、坚持供需平衡,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
三、计划指标
(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2012年度达州市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90.18公顷以内。政府性投资修建的道路、桥涵、水域、公共绿化、休闲广场等市政工程项目用地和通川区政府实施的张家坝开发建设用地,不占用该控制指标。
2012年度通川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100公顷。包括北外张家坝开发建设和除事权上划原北外镇、西外镇、老城区以外的各乡、镇国有建设用地的供应。
(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2012年度达州市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商服用地没有单独的宗地供应,可在商品住房项目中按具体规划配建商业服务业;工矿仓储用地9.83公顷(147.5亩);住房用地65.32公顷(979.8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4.26公顷(213.86亩);交通运输用地8.6公顷(129亩);特殊用地0.67公顷(10亩)。
住房用地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按达州市住建局2012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分解表,市本级没有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通川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其用地主要由市本级解决。
保障性住房用地2.6公顷(40亩)。任务外的2个国有事业单位(省煤地局137队、核工业283勘测大队)拟安排职工经济适用住房用地3.67公顷(55亩)。
(三)国有建设用地布局
2012年度达州市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布局,主要集中在西外新区和北外部分已征存量国有建设用地。老城区原则上只拆不建,今年除武警通川区消防中队安排用地外,不布局其它项目用地。莲花湖片区除基础设施外,项目用地条件目前尚不具备,待下半年根据道路建设和拆迁补偿进度,再对本供地计划进行调整。秦巴物流园区同莲花湖片区一样,因土地征收、拆迁补偿条件尚不具备,除亚鑫石材市场用地外,其余项目待下半年视情况而定。通川区北外张家坝片区,按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由通川区政府实施开发建设,其土地供应不纳入本计划之中。
四、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计划的所列各项目用地,一是为已征存量国有土地,不需报省里批准征收;二是城市道路已基本形成,项目供地后水、电、道路通畅,进场施工不存在问题;三是除个别项目用地正在实施补偿、拆迁外,其余已基本达到“净地”供地条件;四是从目前达州发展趋势,需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市、区政府和市住建、财政等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并积极支持,能够保证本计划的顺利实施。
附件: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住房用地供应计划表
2.201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宗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