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土资源厅:
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工作总结及信息填报的通知》精神,现将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央财政支持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中央财政资金下达情况
2009年、2010年,中央财政先后分两批次下达了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任务书,共下达资金680万元。
(二)项目实施情况
我局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业主单位,经请示省国土资源厅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后,将这两批次资金全部用于万源八台山园区和宣汉百里峡园区地质博物馆的布展工作。
(三)重大项目变更情况
在完成规划选址、可研、设计审批等相关工作后,由于土溪口水库规划建设的影响,博物馆主馆由百里峡园区调整至八台山园区,百里峡园区博物馆场址由百里峡主碑广场迁移至宣汉县城红军公园内,博物馆内建筑面积由原2300平方米增加到2950平方米,导致博物馆室内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项目投入240万元。
(四)管理情况
为认真使用好中央财政支持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资金,我局严格按照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全面加强项目的实施工作。一是认真编制项目可研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批复,并严格按照批复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二是严格方案调整。因土溪口建设和万源市旅游发展的需要,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重大调整,我局在组织专家现场讨论后向省厅报告,并重新组织了施工图设计,经省厅组织专家审查后批准实施;三是严格资金管理。按照《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由市财政局按照施工进度采取直接支持方式拨付,审计、监察、财政全程跟踪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了专款专用。四是严格按照招投标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的方案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五是狠抓项目监管。除万源、宣汉派驻现场监管人员外,市局还派出专职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不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的,坚决进行整改;六是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在受土溪口规划建设影响,原设计方案全部进行重大调整致使工期严重滞后的情况下,我局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专项负责此项目的组织实施,实行倒排工期、定期考核,确保按期完成了布展工作。
(五)目标完成情况
中央财政共下达我市地质遗迹保护资金680万元,分别是2009年330万元,2010年350万元,截止目前,共完成项目投资1185.3万元,确定的地质遗迹保护(博物馆布展)项目已全部完成。
(六)项目验收情况
按照国土资源部规定的时间节点,项目竣工完成后,我局组织审计、监察、财政和市级专家库专家对博物馆布展工程进行了初验,2014年12月30日,省厅组织专家对博物馆布展工程进行了核验并同意进行验收。
二、取得成效
1.基础设施。通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的地质遗迹保护资金项目,有效地完善了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地质公园(博物馆)周边环境的升级打造工作,为公园的整体提升打下了基础。
2.旅游收入。截止到2017年底,共接待游客数量435.084万人次,实现了门票收入18765.032万元,综合旅游收入达64761万元。
3.社会效益。截止到2017年底,公园直接就业人数17391人,间接就业人数44469人,直接收入88176万元,间接收入达192653万元,使17个村15008人贫困人口脱贫,有效地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三、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财政补助的地质遗迹保护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的投入,把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助推周边乡镇村社脱贫攻坚相结合,形成了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和为公众提供旅游、科研、教育、科普活动场所的有机统一。
2.加强管理。为加强中央财政补助的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管理,我局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地环科、财务科、纪检室、法规监察科负责人为成员,由地环科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协调、管理工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附件: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央财政补助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情况表
达州市国土资源局
2018年3月13日
(联系人:贾本荣 联系电话:13778348899)
附件
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央财政补助
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 | 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2009-2010年中央财政补助地质遗迹保护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