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崩塌?
亦称山崩、岩崩、塌方等。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过程。根据崩塌岩石性质,分为岩崩、土崩。
以一次崩落岩土体体积大小标度崩塌规模。分为4级:(1)小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小于1×
什么是地面塌陷?
是指地表岩体或土体受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过程。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地面塌陷主要破坏房屋、铁路、公路、堤坝等工程设施。
地面塌陷所形成的单个塌陷坑洞的规模不大,直径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个别巨大者达百米左右。地震塌陷分为4个等级:①小型塌陷:塌陷坑洞1—3处,合计影响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②中型塌陷:塌陷坑洞4—10处,合计影响面积1—5平方千米;③大型塌陷:塌陷坑洞11—20处,合计影响面积5—10平方千米;④特大型塌陷:塌陷坑洞超过20处,合计影响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
什么是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或过程。
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①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
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将滑坡分为4类:①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③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沿沟道或坡面流动的现象。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