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三汇镇劳动街地质灾害点,是省级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该灾害区涉及面积
该项目治理前,地方人民政府要安排10名工作人员开展日常防灾工作,5名监测人员对灾害体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需安排监测等工作费用达10余万元,防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每年汛期,组织避让受威胁群众500~1000人次,需大量的临时安置费用;每年发生10~20次险(灾)情,组织资质单位开展应急排险工作,平均每年需应急排险工程费用达50余万元,严重增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特别是2004年“9.3”洪灾、2005年“7.8”洪灾及2007年“7.7”洪灾期间,劳动街地质灾害累计造成居民房屋垮塌100余间,避让受威胁群众5000余人次,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灾害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郭永祥、达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罗强、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朱明仓、副局长桂荣、中共渠县县委书记邓瑜华、渠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川、渠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田丰明等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煤田地质137队总公司对应急抢险排危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曾一段时间因报警及避让频繁,导致当地群众恐荒,致使不能正常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江边河岸到处是垃圾,臭气熏天,蚊虫满天飞,山坡上只有两条窄而陡的小路,群众生产出行十分不便。灾害区无一完整的排水系统,雨季,洪水满山流,滑坡、危岩崩塌时常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
治理后,至今未发生过一次险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当地人民政府只安排了2名工作人员对防治工程开展日常维护,大大减轻了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压力和财政压力,710户2850人的生命和近1亿元的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项目实施后,灾害隐患得到了根本消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江边河岸也已无垃圾、无臭味、无蚊虫,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美观的护坡格构;山坡因水沟、挡土墙及施工便道的修建、危岩的治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老百姓的出行十分方便,生产生活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