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 >> 工作动态 >> 市本级

市国土资源局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成效显 利民之事 丝发必兴

信息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18-09-13    访问:

市国土资源局聚焦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堵点”和“痛点”,坚持从资源整合、流程简化、制度优化、服务创新等方面入手,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千方百计让群众“只跑一趟腿、只进一个门、办成所有事”,切实把不动产登记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真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增进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截至2018年7月底,已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明)74509本,每天办理约150本;其中2018年1至7月,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明)27817本,每天办理约200本;办理工作效率提升33%以上。

一、创新整合资源,实现“跑一次路”

一是并联审批。为提高不动产交易登记办事效率,房管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两部门实现并联审批,群众在房管局递交交易相关资料后,立即凭收件回执到登记中心办理登记交件,两部门审批流程同时进行,大大缩减了办事时限。二是场所集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整体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涉及的业务全部归集到政务大厅进行办理,同时不动产登记涉及的交易、税务、登记三个办事窗口集中办公,办事群众只需要跑一个地方。三是信息共享。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改革目标,中心正着力加快房地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建设不动产(含纯土地)登记电子档案与房管局房屋电子档案的中间库,实现所有不动产登记数据实时共享。

二、创新流程再造,确保“5天办结”

一是优化办事流程。对房管、地税、不动产登记等相关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跨部门整合,将房屋交易登记压缩到3个环节(房管部门交易审核→税务部门征税→不动产登记部门登记发证),减少了申请开具家庭住房状况证明、收取房屋交易告知单、多部门受理录入资料等环节,业务流程更加科学、合理。二是调整审核模式。重设签字权限,制定了《达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事项审核模式和签字权限制度》,将部分登记业务核定权限下放一级甚至两级。三是承诺办结时限。研究制定《达州市不动产登记事项办结时限清单》,明确9大类42项登记事项办理时限由承诺的15天一律缩减为5天,其中9项登记业务实现当天办结,登记效率大大提高。

三、优化登记资料,最大限度压减

全面梳理精简不动产登记申请资料,对不需要群众提交的资料直接删减,对确须保留的材料每式只收一份,对能通过系统采集的电子信息不再提交纸质材料,共取消不符合规定和重复的申请材料30余项,修改调整申请材料13项,精简后编制了“不动产登记服务指南”供办事群众使用,并进行一次性告知。该项改革措施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办证成本,有效化解了多年来因证明材料多、办理耗时长给群众和企业带来的困扰和烦恼。

四、创新提升服务,群众办事省心

充分考虑办证过程流程不清楚、表单填写难、查询不方便等实际困难,专门针对不动产登记业务推行了便民“三项服务”。一是热情接待。在办事大厅设置咨询台、增加受理窗口、增设“爱心窗口”,切实减少排队现象,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一次性告知。精简一次性告知单,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及服务意识,避免群众反复跑路。三是实行微信查询。建立“达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公开办事流程、办事时限、收费标准、服务指南,掌上查询咨询,方便快捷。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草拟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施方案》,即将实现自助查询及打印服务,在微信公众号也将实现申请预约、进度查询、短信通知等功能,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登记服务。

五、创新优化制度,推动规范运行

为规范不动产登记日常工作,坚持从制度创建入手,重点在人员管理、内控建设、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一是严明纪律。进一步细化了《达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规则》,并不定时召集相关工作人员反复学习,逗硬抓日常考核,确保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坚决避免制度成为摆设。二是接受监督。公开办事流程、办事时限、收费标准、服务指南,促进登记业务公开、公正、公平。三是抽查质效。定期定量对登记业务进行抽查,提高登记服务质量,减少失误。四是强化问责。加强纪检监督,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邮箱,接受办事群众的广泛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和执纪问责,有效杜绝了“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慵懒散慢虚”以及“四风隐形变异”等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