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局信访维稳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维护群众权益、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这一主线,着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抓好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着力抓好行政调解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有效化解了一大批信访问题,为维护达州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一、信访维稳工作基本情况
(一)来市局信访及办理情况
今年上半年市局受理信访26件,其中违法用地2件,征地纠纷14件,土地利用3件,权属争议1件,地矿问题5件,其他问题1件,已办结24件,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4%。
(二)省厅交办及办理情况
今年上半年省厅交办市局信访件10件,其中违法用地1件、征地纠纷3件、土地利用4件、地矿问题2件,已办结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总量明显下降。省厅受理的我市信访件26件、13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2%,位居全省第5。
(三)市委书记、市长信箱等办理情况
受理市委书记信箱交办件55件,已办结53件;市长信箱交办28件,已办结28件;群众通过12336举报电话举报23件,已办结20件;市委、市政府交办2件,已办结2件。
(四)各县(市、区)信访及办理情况
7个县(市、区)共受理来信来访231件。其中:违法用地83件,占总量的36%;征地纠纷56件,占总量的24%;土地利用8件,占总量的4%;权属争议7件,占总量的3%;地矿问题31件,占总量的13%;咨询建议9件,占总量的3%;其他问题37件,占总量的16%。办结率达89%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总量下降4%。
二、当前信访工作形势
1-6月,从总体上讲,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来信来访态势平衡,总量趋下降,办理质量上升,办结率略有提高,达州市局在省厅来信来访排名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未出现10人以上到市以上集体上访及群体性事件,也未发生因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的群众过激行为发生的事件。全市来信来访总量尽管有所下降,但涉及违法用地、征地纠纷和地矿问题的信访件却占总量多达74%,越级来信来访、重复访居高不下,仍然是信访维稳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违法用地仍然是群众来信来访的突出问题。一是村民建房未批乱建;二是引进项目未报即用或边报边用;三是城镇改造建设项目未依法审批或未交清土地价款或土地出让金就开工建设;四是一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未供即用。五是一些乡镇借新农村建设之名,占用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仍然是矛盾相对集中的突出问题。一是涉及用地是否合法的问题,包括程序问题;二是涉及新旧补偿标准的问题;三是涉及是否及时兑现问题;四是涉及安置落实问题,尤其是基本养老保险等落实问题,涉及的部门多、量又大、处理难度大、情况复杂。
(三)矿产开发矛盾和纠纷是形成群众来信来访、越级上访、重复访的突出问题。一是受利益的驱动,矿产业主之间相互争夺资源、相互制造矛盾。二是越层越界开采。三是非法小煤窑死灰复燃,无证乱挖滥采。四是因开矿造成地陷、地下水枯竭,给当地群众造成生活生产不便。
(四)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依然是群众来信来访的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市7个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越级上访、重访上访多达38件。其中宣汉7件,达县8件,通川12件,开江3件,大竹4件,渠县4件。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领导包案不落实。有些单位领导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对于信访件实施领导包案流于形式,往往存在包而不办的现象,导致一些信访问题多年不能解决。有的领导在处理包案件时,只注重解决容易的一般的问题,对大的难于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敷衍应付了事。
二是积案化解不如意。一些信访积案时间长、跨度久,牵涉部门多,涉及政策法律法规不配套以及当地政府财政紧张,同时一些信访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期望值很高,提出的要求难以达到,也是问题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
三是矛盾化解不及时。有些同志对群众的上访,思想上不重视,以工作忙为借口,今天答应,明日点头,但就是拖着不处理。还有少数工作人员因为群众反映的问题比较棘手,处理难度大,怕惹麻烦,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结果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个别单位在处理上级交办的信访件时,常常不按限定时间完成信访件的调查处理。同时,在每月底上报信访数据时,既不按规定填写数据、也不按时上报。
四是信访接待不热情。有些同志在接待群众时,缺乏必要的耐心、诚心和热心。甚至认为诉求人是没事找事,态度不友好,总想三言两语把人打发走。对群众的正当要求不愿认真倾听,对不合理要求不愿作合理解释说明,而采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引起群众的误解而重复上访。
五是信访责任不明确。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时会涉及两个以上的问题,有的同志怕情况复杂难以处理,往往将上访群众推给其他部门,有时甚至几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群众在几个部门来回转,既得不到明确答复,也无人过问,只好到处上访。有的信访积案缺乏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凡涉土涉矿问题均由国土部门独家办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诉求人的实际问题,形成来信来访久拖不决、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缠访的突出问题。
六是信访机制不健全。尽管我国现行的政策法规对群众上访行为作出了必要的限制性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一些信访群众信访的程序意识不强,往往采取的是“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蛮不信理”的错误做法,常常围堵办公大楼、拦截领导车辆等。一信多投、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缠访、闹访等现象时有发生。
七是行政调解不主动。上半年,我市国土资源部门在调解矛盾纠纷上,受理总数5件,调解成功4件。其中通川分局受理1件,成功1件;达县受理2件,成功1件,大竹受理2件,成功2件。宣汉、开江、渠县、万源尚未受理行政调解件。据初步分析,一些信访干部由于对行政调解认识不足,仍然遵循以前信访工作的传统套路,对行政调解工作主观上不闻不问,客观上放之任之,不能主动引导信访人实施行政调解,造成行政调解工作被动、进展缓慢的局面。上半年,全市国土资源部门调解成功4件信访件,但只有通川分局有简报上报。按照我局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达市国土资发〔2010〕88号)的有关要求,各单位今后必须加强行政调解台账建设工作,严格落实行政调解信息报送和案例汇交工作。
四、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新都和武胜座谈会精神,按照省厅的工作部署,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切实做好初信初访工作,认真办理群众来信,热情受理群众来访、依法按政策,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相关问题,不断提高办信质量。
二是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按照我局年初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事件复查工作的通知》(达市国土资发〔2010〕37号)的规定,认真搞好信访复查工作。
三是进一步集中化解积案,深入开展积案清仓行动。要整合力量,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着力化解一批农村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补偿,权属争议的信访积案。
四是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维稳风险评估工作。要把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与完善预防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按预案落实责任人员,有效处置敏感期间的不稳定苗头和非正常上访,力争下半年我市信访工作有较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