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自然资源法治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以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为核心,完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质高效化解自然资源争议,充分发挥法治对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为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建设“双300”、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一、以党的建设统领自然资源法治工作,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业务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资源系统重要讲话、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扎实开展“四好一强”班子和“五好”支部创建。
(二)持续深化作风纪律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开展“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担当意识,坚决防止机构改革后“新官不理旧账”、机关内部“推脱绕”、窗口单位“管卡要”、项目实施弄虚作假等问题。持续加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三)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标本兼治推进反腐倡廉。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拥有的权力大,被围猎的风险也大。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坚持无禁区、全覆盖,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对腐败问题坚决做到“零容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完善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加强专项项目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完成非税收入收缴任务。强化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二、围绕“严起来”要求,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一)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制度。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认真谋划法治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强对法治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结合法治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开展一次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依据。对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警示约谈。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集体学法、会前学法制度,全年学法活动要达4次以上。加大法治宣传引导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化“法律七进”。大力宣传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自然资源领域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扎实做好自然资源领域依法行政工作。加强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落实执法公示制度,做好行政执法主体、人员、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依法规范高效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积极推动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贯彻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切实履行行政应诉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
(三)加强自然资源督察执法。推进自然资源督察体系和制度建设,开展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督察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督察三大专项行动。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要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继续强化日常动态巡查,充分发挥基层自然资源所作用,努力做到对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努力提高违法用地、违法采矿的制止率和立案率,进一步加强巡查制止后的跟踪检查,并规范执法登记和档案管理。
三、围绕“两统一”职能职责,强化自然资源管理
(一)做好规划引领工作。围绕2035年“建成双300”城市奋斗目标,坚持“南拓、北联、西跨、东进”城市发展战略,围绕“一中心三组团”(“一中心”为主城区,“三组团”为空铁产业新城、第二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新城、亭子生态宜居新城)的“双300”城市空间格局,高质量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构建由新一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保障和充足的环境容量。
(二)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建立健全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加大力度督促耕地保护督察发现问题及土地例行督察“挂账”问题整改工作,积极消除违法状态,并及时做好系统填报工作。
(三)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9〕35号)要求,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配合做好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直接开展的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完成市、县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重点加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各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数据库。基本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四)开展好达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按照《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时点更新调查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19〕24号)等文件要求,及时更新全市“三调”统一时点,同时在“三调”统一时点更新工作基础上开展2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坚持三调工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不动摇,确保按时完成三调工作阶段任务和总体任务,按质提交三调初始调查成果。
(五)扎实做好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切实履行行政职能职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积极做好测绘行业管理;按照省局《关于全面开展市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测发〔2020〕8号)要求,启动我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多测合一”实施细则;持续做好资质巡查、成果质量监督检查、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三查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维护健康有序的测绘市场秩序。
(六)加快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体系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以自然资源各类数据为基础,聚合集成发改、公安、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务、农业农村、统计、林业等部门国土空间数据,加快数据分析、研判,形成覆盖全市、内容全面、详实权威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资源体系,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业务应用、决策监管和共享服务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有力支撑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管理,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四、围绕“放管服”,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改革
(一)持续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严格落实“四办”工作要求(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推进网上办理和实体大厅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持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持续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新《土地管理法》贯彻工作,加强学习培训,确保正确有效实施。深化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坚持“净地”出让,推进“标准地”出让,创新工业用地方式。加强征地实施监管,改进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做好区片综合地价制定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配合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严格农民建房规划许可管理,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
(三)落实矿政管理制度改革。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抓好矿产资源规划管控要素,突出监督和管理的直接依据作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活动进行详细部署,明确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区和工程,强化资源环境保护,确保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指标、任务安排、时间安排、空间布局和勘查开发分类管理措施到位,统筹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规范矿权审批和矿业秩序,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净矿”出让、严格矿业权协议出让,加强收益监管、储量和登记管理,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实行油气探采合一制度,调整探矿权期限,改革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明确评审备案范围和权限,简化归并评审备案和登记事项,并严格责任追究。